华伦达心态
(有此一说,仅供参考)前阵子和大家探讨过目的颤抖的问题,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,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,线越不容易穿入。在科学界,这种现象被称为“目的颤抖”,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。关于这个问题,蚯蚓又发现一个相关的专业性词汇,叫“华伦达心态”,和目的颤抖貌似正好相反。
华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,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。他的妻子在事后说,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,因为华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,这次演出太重要了,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。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,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,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。心理学家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,把专心于事情过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、结果或意义的心态,叫做“华伦达心态”。
华伦达家族是美国一个杂技世家,这个家族的开山鼻祖就是著名的高空杂技人卡尔华伦达(KARL WALLENDA)。在他73岁那年,他来到了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市。为了给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,他决定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表演走钢丝。为了在空中保持平衡,卡尔手中还拿了一根近20公斤重的横竿。当时的风速达到了每小时30公里。
表演开始了,卡尔做了一下深呼吸,两手掂了掂横竿,他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,就在此时,一阵强风吹了过来,年老力衰的卡尔有点站不稳,他弯下腰,想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重心,但是,就在此时,悲剧发生了,他没能控制好平衡,一头从20层高的楼顶摔了下来,当场气绝身亡。华伦达原本有一双可以在钢索上如履平地的脚,但过分的求胜心使他失去了平衡,那著名的“华伦达心态”以华伦达的殒命而被赋于了一种沉重的内涵。
在三个月前的一次意外中,卡尔不慎扭伤了颈部。尽管有人一直劝他放弃这场表演,但自恃艺高的卡尔并不在意这一切,在当地电视台的撺掇下,卡尔居然不顾自己已经73岁的高龄,可以说,发生意外,电视台难脱干系。
对于华伦达家族来说,这次意外不仅失去了一位领袖,更意味着这个家族的一世美名毁于一旦。
为了挽回祖辈的荣誉,18个月后,卡尔的孙子高力安。华伦达在他祖父失事的地方重新展开了一场表演,这次表演很成功。当时的风速仍然非常大,而卡尔的孙子那年才20岁。
赫尔曼华伦达(卡尔的哥哥)在他死后说:他要死的话,就要这样死。
卡尔华伦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:只有在钢索上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人生,其余的都叫做等待。
庄子也讲过类似的故事: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,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;而他拿黄金下注,则大失水准。庄子把这称之为“外重者内拙”。在竞技体育中这种现象很常见,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关键比赛中发挥失常,大多因为失去了“华伦达心态”。比较突出的例子是转播国足比赛时解说员描述某球员的射门:“中国队射门,打在对方守门员身上;再射,打在立柱上;再射,偏了…… ”为什么必进之球没踢进?过于注重动作的结果,过于考虑结果的意义,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,使最简单的技术动作走样变形,心理的失衡导致比赛的失败。
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应该保持“华伦达心态”。有的同志在处理问题时缩手缩脚,有的同志在迎接挑战时畏首畏尾,有的同志在作出决定时怕前怕后,有的同志在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,问其原因往往是:“这项工作太重要,我不能失败。”这些同志重视工作、认真做事的精神值得称道,但如果将结果的好坏、决定的对错、选择的得失看得太重,忽视了工作本身的进程,迟迟不能进入正常的“ 行动状态”,最后反而会事与愿违。“华伦达心态”的典型表现一般是指挥员“指挥若定”,领导者“从容不迫”,决策人“举重若轻”等等。要达到“华伦达心态”其实也容易,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,不纠缠结果的胜负成败,专注于工作本身,精心考虑工作进程中的每一个细节,就能很快使自己进入这种比较理想的心理状态。决定最终结果的因素很多,但良好的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。
页:
[1]